招商加盟
联系我们
联系人:宋经理
手 机:13271583412
加盟电话:400-666-3412
地 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北环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 健康常识
弘医堂:太狡猾!新冠“德尔塔”变异株专盯这2种人
近一个月来,广东省多地出现新冠疫情。
和之前的局部疫情相比,本次广东疫情有传播迅速、持续时间较长、感染人数多的特点。
从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看,除了初期有少量源自英国的Alpha(阿尔法)变异毒株外,多数人感染的病毒,都是最早在印度发现的Delta(德尔塔)变异毒株。
已有证据表明,相比原始病毒和早期变异毒株,Delta变异的传播力最强,潜伏期短,发病进程快,目前已经传至90多个国家或地区[1]。
这也使得全球的疫情防控难度升级。
(英国博尔顿街头,民众戴口罩外出。来源:人民视觉)
值得一提的是,在全球新冠病毒研究最深入国家之一的英国,目前感染Delta变异毒株的病例,已占英国新冠确诊病例的90%以上。
按原计划,英伦三岛所有防疫社交接触限制本来应该在6月21日解除。
但因为最近快速流行的Delta变异毒株比主要在英国流行的Alpha变异毒株传染性高出60%,解封时间推迟到了7月19日之后。
今天,就来聊聊英国发现Delta变异毒株后的疫情流行情况, 并借此评估这次变异对我国乃至全球未来新冠疫情的影响,以及应对措施。
1 诡异曲线的幕后真凶
时间倒回到今年2月。
在Delta变异的产生地印度,人们似乎都快忘记新冠病毒的存在了。
(来源:新华社)
虽说从全球疫情开始以来,印度也经历了国内疫情的迅速传播,但从去年9月起,每日新增感染数就开始下降,并且持续了几个月。
在这期间,印度并没有开展大规模的疫苗接种,防控措施也在逐步放松。
这些似乎都暗示,新冠疫情在印度正走向结束。
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,可能是民众采取的适当防护措施限制了病毒的传播,或是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不再利于新冠病毒传播等等。
当时,政治家急不可耐地放松防控,就连公卫部门的专家也充满乐观情绪。
然而,3月之后,情况却急转直下。
印度政府社会放宽防控后,对新一波的疫情应对失措,酿成了惨剧。
事后看来,印度这波“诡异”的疫情高峰与Delta变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(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病毒数据。来源:德国之声DW)
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,碱基结构不稳定,复制时容易变异。
能够存活并繁殖的变异毒株时时刻刻都在产生。
再加上新冠病毒已经广泛传播,全球的病毒总量已经高得难以计数,因此,诞生出一个传播力更强毒株的“中奖”概率并不低。
随着时间推移,传播力强的毒株会逐渐成为流行的优势毒株。
病毒变异层出不穷,那政府是否需要因此升级防控策略呢?
多数情况下,答案是否定的。
这是因为,升级疫情防控的一个关键措施在于:
政府公卫部门需要全面监测流行毒株的变异,再结合流行病学统计,发现变异和疫情变化趋势之间的联系,从而快速评估变异可能造成的影响。
遗憾的是,印度总体感染人口数量巨大,但其公卫部门却一直没能开展迅速且大规模的病毒基因测序。
尽管在检测中也探查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异,但因为一方面样本量不够大,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结果差异巨大,难以分析出有意义的联系,公卫部门也就不能及时地发出预警信息[2]。
事实上,迅速、大规模地开展病毒基因测序,只是疫情防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,了解流行变化并不能代替防控措施。
自从去年上半年惊慌失措地经历了第一波疫情之后,英国科研部门全力运转,在疫苗开发、病毒基因测序、流行病学数据收集以及传染病预测模型方面,都很快走到了世界前列。
比如,截至今年6月,在当前全球流行的新冠基因组序列共享数据库GISAID中,记录了两百万条序列,其中英国就贡献了近四分之一。
正因为大规模高效测序,英国在去年11月就发现了所谓的肯特变异,也就是后来被命名为Alpha的变异。
到去年12月初已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,充分表明Alpha变异毒株的传染力比之前提升了50%左右。
然而,随着越来越多有力证据表明Alpha变异正在蔓延,英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升级防疫级别。
由于圣诞节意义重大,政府原本计划去年12月恢复常态。关于节日前两个月的防控升级,政府给出的理由之一是——要保住圣诞节的自由。
因此,在对Alpha变异的应对上,英国政府投鼠忌器,导致最终没有禁止圣诞节家庭聚会。
最终的结果就是,在随后的2021年1月,英国迎来Alpha变异疫情高峰。无论新增感染人数还是死亡人数,都超过了2020年3-4月的疫情。
回头看,虽然公卫部门在疫情高峰前1-2月就开始持续发出预警,但政府防控措施未能有效跟进,最终结果令人惋惜。
2 Delta变异株比Alpha更厉害,疫苗还有效吗?
再说回Delta变异。
目前世界对这种变异的了解,多半来自英格兰公卫体系积累的数据分析。
早在今年3月,英国就在本土监测到了Delta变异。
到4月初,新增感染中30%都是Delta变异毒株。当时,英国已开始了大规模接种疫苗,每日新增感染人数正在稳步下降。
而彼时的印度,正处于疫情高峰。
英国与印度之间因为历史原因,人员交流频繁,所以本土出现Delta变异倒也在意料之中。
(英国90%的新发病例发现Delta变异株。图片来源:德国之声DW)
但是,一些研究人员很快发现,某些地区曾经是Alpha变异占主导地位, 后来Delta变异却在这场竞争中渐渐占了上风。
这表明,Delta变异的传播力可能比Alpha变异更强。
5月中,英国政府首席医疗顾问克里斯·威蒂便预测道——
Delta变异会像去年底的Alpha变异一样,很快变成英国的优势流行变异毒株。
接下来的数据,很快就证实了这些猜测。
在连续4个月的稳定下跌后,英国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又从5月份的2000例左右上升到6月中旬的10000多例。
据英格兰6月公卫报告,英国新增感染中,超过90%是Delta变异;这种变异毒株的传播力比Alpha变异高出60%[3]。
为什么Delta变异能够在英国迅速传播?
主要有几点原因比较关键。
首先,有科学家认为,Delta毒株在表面棘蛋白上积累的突变,让病毒更容易感染人体细胞。
也就是说,Delta变异对人体的感染力更强了。
研究数据显示,在预防新冠病毒引起的有症状感染方面:
单剂疫苗预防Alpha变异株感染的保护力是51.1%,而预防 Delta变异株的保护力降到了33.5%;
接种两剂疫苗后,预防Delta变异株的保护力水平(80%)仅仅稍低于Alpha变异(88%)[4]。
但在无症状感染方面,Delta变异株会不会让疫苗保护力降低、会不会因此带来更大的传染,还不得而知。
第二,新增感染多数并没有接种疫苗。
从6月份英格兰公卫部门公布的Delta变异感染年龄分层来看,超过50%的感染发生在3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[3]。
我自己所在的30~40岁年龄段,到了5月中才接种首剂疫苗;而18~30岁的更是排在后面。
所以,Delta变异专盯没有疫苗保护或仅接种一剂疫苗的年轻人这个“战术”,实际上已经酝酿几个月了。
(图片来源:英格兰公卫报告)
第三,防疫措施降级,也帮助了Delta变异传播。
在今年1-2月Alpha变异毒株疫情高峰期,根据疫苗接种进度和当时对Alpha变异效果的评估,英国曾制定了“四步走”解封计划:
只允许必需的超市购物;
逐步让学生返校;
允许室内外餐饮娱乐,以及社交活动;
5月中旬,除了对大规模群体活动和出入境有些限制外,其他限制都已经解除了。
但这些解封措施却在无形中间接帮助了Delta变异株的传播。
3 但是,情况也许没那么糟
(英国首相约翰逊确信,推迟解封可拯救更多生命。来源:路透社)
虽然Delta变异在英国来势汹汹,但相比前几波疫情,其实“温柔”了不少。
首先,新增感染人数虽然在上升,增速却没有前几波迅速。
在流行病学中,用来监控疫情发展速度的R值,现在已经降到了1.1-1.2。
也就是说,1个病人平均会传染1.1-1.2人。
虽然R值高于1,说明感染人数还会上升,但已经接近顶点。
其次,因为感染集中在年轻人,虽然感染人数已经快速上升很多天,入院和死亡数却只是缓慢增长(当然,这两个数字会有一定滞后性)。
5月是英国疫情最为缓和、生活基本恢复正常的时期,新冠日均感染人数在2000左右,而日均死亡人数大致在个位数,比同期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更低。
到6月,日均新增感染人数上升了5~6倍,截至23日达到16000人,但日均死亡人数只增加到了19人。
在英格兰公卫部门确认的3万多例Delta变异感染中,病人在感染一个月内的死亡率是0.3%,低于Alpha变异的2%死亡率。
现在,英国专家的当前主流判断是——
这波Delta变异疫情已经接近达到峰值,不会再出现年初Alpha变异带来的那种情况[5]。
当然,前提是不再出现新的超级变异,目前仍需对最近出现的Delta+变异密切监视。
所以,目前英国政府并没有升级防控措施,只是把最后一步彻底解封期,从6月21日推迟到了7月19日。
另外,根据之前的研究结论,英国政府在18~30岁人群中加快了疫苗接种,并大大缩短了原来两剂之间的间隔期。
尽管每天新增感染的数字还在迅速上升,但在我们学校,同事聊天的话题已经不再是疫情,而是如何安排7月份的假期。
这说明,大家日常的休闲出行并没有因为这波疫情改变。
偶尔听说附近有感染病例,也是发生在幼儿园、中小学或大学,危险性远低于以前的养老院、医院等地。
4 对抗新冠两大法宝:
科学防控,接种疫苗
英国是全球新冠疫情流行和防控的最佳观察样本之一。
首先,有足够大的人口基数,而且疫情影响相对较重,加上有顶尖的流行病学研究能力,积累起了丰富的数据。
二是,没有“躺平”任病毒肆虐,而是在一波接一波的病毒攻击中,反思并运用科学手段应对疫情。
世界可以透过英国这面镜子,了解病毒的特征,评估防疫方法。
经历了去年3月的手忙脚乱后,英国迅速铺开病毒检测,到今年5月,日均检测保持在80万次左右,相当于每天都对超过1%的人口进行了检测。
比如,除了前面提到的大规模测序外,政府的管控措施也不断发展和细化,根据疫情级别提前公布并随时调整限制项目,包括多个家庭间聚会、公共餐饮娱乐场所开放、学校幼儿园开放、办公室工作、外出旅行等。
更重要的是,今年2月起,英国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,按年龄段从高往低打,有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和医护人员优先。
截至6月中旬,英国总人口中约65%的人(约80%的成年人)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,约50%完成了两剂接种。
公卫部门6月初抽样调查结果证实,超过80%的成年人体内已经具有新冠抗体[6]。
前面已经提到,接种两剂疫苗对Delta变异株引起的有症状感染的保护力在80%左右。
在预防感染引起的住院方面,疫苗对Delta和Alpha变异的效果非常相近,都在90%以上[4]。
总的来看,英国疫情防控策略已经非常明确,就是公卫部门迅速且大规模地收集数据,监控疫情发展;政府在科学证据的支持下,精细化调整防控策略。
最重要的是,毫不犹豫地展开疫苗接种。一针疫苗还不够,那就赶紧打第二针。
目前看来,这些措施在对抗Delta变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尽管感染人数上升,但在防疫限制措施没有升级的情况下,R值持续下降,没有出现医疗资源紧张。
当然,如果有新的证据出现,比如发现Delta+更加危险,或R值回升,也会随时调整策略。如果有证据证明二针疫苗还不够,那就再加一针,或者升级疫苗。
或许新冠病毒会长期存在下去,时而还会出现新的变异毒株或引发不同规模的疫情。在这个过程中,政府决策难免会出现偏差。
但只要坚持科学的防控方法,就可以把新冠带来的死亡威胁降到极低水平,把对正常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最后要说:不论是英国,还是在中国或全球,科学防控疫情、加快疫苗接种,都是应对新冠的不二法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