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弘医堂膏药官方网站!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网站通知:

庆祝弘医堂参展郑州药交会圆满结束!恭喜弘医堂江苏常熟店签约成功,恭喜弘医堂浙江省浦江县店签约成功,恭喜弘医堂广东省广州店签约成功。

招商加盟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宋经理

手 机:13271583412

加盟电话:400-666-3412

地 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北环
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 健康常识

弘医堂:餐桌上常见的“肉”竟被列为致癌物!吃肉的“三少三不”,你知道多少?

    【导语】肉食一直以来都是国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,在膳食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特别是对于一些无肉不欢的人来说,一顿不吃肉是非常难过的事,但是吃肉也是有禁忌的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如何正确吃肉。

 

        饱受争议的“红肉”


        关于红肉的“致癌说”早已屡见不鲜,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加工肉制品评定为1类致癌物,红肉则为2A类致癌物。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2A类致癌物的定义是: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,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足。


        另外,有很多素食者认为,红肉中的脂肪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;而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升高,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即“坏”胆固醇)大大升高。



        但这些前提是摄入过量!世卫组织驻日内瓦总部营养健康和发展司司长弗朗西斯科·布兰卡表示,“这项报告的本意并不是让人们完全停止食用这些肉类,而是说减少食用会降低患癌风险。如果现在食用红肉量不是很多的话,我们只是建议不要增加。”


        所以,只要正常食用,不用过于担心红肉会使人致癌。


        食肉的三少三不


        1、三少


        ①少吃皮


        动物“皮”其实包括着真皮、脂肪、淋巴。真皮可以吃,因为富含胶原蛋白,但其他两种就不推荐吃了,特别是脖颈部位的皮,脖颈部是淋巴腺体集中的部位,容易含有一些残留的病原体、细胞残骸、代谢废物等。如果是鸡鸭这些禽类的皮,最好不要吃。


       ②少吃内脏


        动物内脏要少吃,一是因为胆固醇含量高,二是因为肠等内脏直接接触食物,从理论上来说,残留有害物的可能性比肉要高一点。但内脏中含有较丰富的铁、蛋白质、微量元素等,偶尔吃一两次还是可以的。



        ③少吃加工肉类


        加工的肉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,可能会产生微量致癌物亚硝胺,还可能添加了防腐剂、增色剂等,会加大肝脏、肾脏负担,损害肾功能,吃多了也有致癌风险。


        2、三不


        ①淋巴不吃


        淋巴是生物体内的免疫器官,含有大量吞噬细胞,能够吞噬各种细菌和病毒,而且还有大量致癌物质。因此,人一旦食用淋巴肉,很可能会引起人体免疫功能低下,尤其是没有经过检疫的猪淋巴,危害更大。


        此外,有人认为淋巴肉煮熟了就没毒了,但事实上,淋巴肉里的病菌需要 600 度的高温才能彻底杀死,而平常烹饪的温度是无法杀死它的。


       ②腺体不吃


        腺体包括甲状腺、肾上腺这样和内分泌相关腺体,也包括淋巴腺这类免疫系统相关组织。摄入后确实可能会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利影响,因此不建议食用。人们还应该尽量少吃鸡屁股、鸭屁股,因为这些对少数人来说充满"异香”的部位,其实腺体也很多。



       ③鱼胆不吃


        鱼胆有毒,胆是消化器官,分泌胆汁促进肉类、脂肪类食物的消化。新鲜鱼胆含有一种具有极强毒性的蛋白质分解产物,即胆汁毒素,不易被酒精和加热破坏。也就是说,不论是生吞还是煮熟的鱼胆,都具有毒性。所以在清理鱼内脏的时候,一定要摘除鱼胆!如果不慎弄破,一定要充分清洗干净!


       正确吃肉

 

       1、控制频率


   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中指出,对鱼、禽、蛋和瘦肉的摄入要适量。每周应吃鱼280克-525克,畜禽肉280克-525克,蛋类280克-350克,平均每天摄入总量在120克-200克之间。


    【小提示】平时在烹饪之前,可以先将肉切片或者切丝,这样会让份量看起来更多,有助于控制摄入量;还可以荤素混合搭配,既减少肉类摄入,还美味健康。



        2、种类的选择


        对于肥胖、三高等特殊人群,应该选择里脊肉、牛肉等新鲜的瘦肉,少吃肥牛、五花肉等高脂肪肉类。另外平时也可以选择水产类如鱼虾蟹等,禽类如鸡鸭鹅等白肉代替部分红肉的摄入,“红白搭配”更健康。


        禽肉和鱼虾脂肪含量较低,利于保持体重,建议胖人增加禽肉和鱼虾摄入,适当降低畜肉比例。另外,吃鸡、鸭肉时最好将皮去掉。皮肤脂肪含量高达50%,可谓一口皮半口油。


        3、烹调方式


        尽量采用蒸、煮、炒等低温方式,少用煎、炸、烤及过度加工、腌制的方式。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200℃以上温度下会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;富含脂肪的食物在接近300℃时会产生大量苯并芘;含淀粉、糖和蛋白质的食物在120-180℃之间会产生较多丙烯酰胺,这些产生物都有可能致癌。



        4、分情况吃肉


        体力劳动者可适当多吃红肉,脑力劳动者则要多吃白肉;男性对红肉需求大,女性可多吃白肉;老人身体机能退化,多吃红肉易致心血管疾病和认知障碍,吃白肉为好;孩子处于发育期,两种肉都要吃。


        外国研究指出,蛋白质充足,身体行动更利索,众所周知,肉类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,可有些人“矫枉过正”不肯吃肉,这其实是不健康的做法,尤其是老年人,他们需要的蛋白质量可能比年轻人还高,对于肉食,我们要保持科学的态度,不可多吃,也不可不吃,保证摄入营养均衡,才是最明智的选择。



网站首页 | 新闻中心 | 产品中心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我们 

版权所有:河南弘医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  豫ICP备15009971号